全日空 NH109 JFK - HND 商務艙 The Room
飛行日期:3/12/2025
航班:NH 109
表定時間 (當地時間):JFK 14:05 (3/12) - HND 17:40 (3/13)
實際時間 (當地時間):JFK 13:57 (3/12) - HND 17:24 (3/13)、航程14小時又27分鐘。
機型:B777-300ER
艙等:長程商務艙 The Room
座位:18H
全日空ANA每天有兩班東京/紐約的往返航班。今天搭乘的是下午紐約JFK出發、傍晚到東京羽田機場的航班。

簡要心得:
起飛前: ★★★★☆
上網起飛前48小時可以check-in,到櫃檯寄托運行李,他會給一張貴賓室入場券。ANA的航班是由JFK第七航廈出發,是比較小的航廈。貴賓室意外地座椅很多,空間也頗寬敞。
座椅及座艙: ★★★★★
今天搭乘的是商務艙The Room,此產品是在2019年推出、如同字面上那樣、座椅空間很大、隱私性也很好並且有拉門。
全機有212席座位,依序為:
頭等艙8席、商務艙64席、豪華經濟艙24席、經濟艙116席。
全日空的長程主力是777-300ER。此機型在全日空有兩種版本,都是全機212席座位,主要差別是在於商務艙的座椅是否為The Room,以及經濟艙是為3-4-2排列(舊型)或3-4-3排列(新型)。
從座椅配置圖可以看出來,全機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樓地板是商務艙,以777-300ER的單邊五個艙門來看,商務艙橫跨第一個艙門後到第四個艙門前。這樣低密度配置跟新航的A350-900ULR的配置不相上下。但或許也是因為商務艙在此班機不再特別,搭乘The Room的整體服務感受沒有如同座椅空間那樣的高,這等到後面提到服務方面細說。

座位在18H、位於商務艙最後一個艙、機翼後端

本班機配置圖。圖片取自ANA官網
服務:★★★☆☆
空服員: 我覺得整體服務沒有預期高,或許是期望很高的緣故,又或是商務艙人太多,空服員沒有辦法那麼細膩。空服員有主動過來打招呼,但是比較制式一點,相較於之後從羽田飛往吉隆坡的787-9的商務艙,此班機的服務比較沒有溫度。
起飛前: 除了走了一次香檳/飲料,沒有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其他備品。香檳是用塑膠杯裝,質感打了些折扣。也沒有像其他航空公司有熱毛巾,只提供包好的濕紙巾。

備品: 主動提的的備品只有過夜包裡的護唇膏、乳液、以及有點令人不解的購物袋,過夜包是英國品牌Ettinger。如需眼罩、耳塞、牙刷等,要跟空服員索取,或者是去廁所或廚房拿。這樣的備品比土耳其航空的經濟艙、長榮豪經艙還少。但也可以理解從成本或環保的角度,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實際做法。
上官網查了一下,ANA有提供有限的睡衣租借服務,但是沒有看到有人穿他們家的睡衣就是了。
無線網路: 商務艙全程提供免費wifi。用起來很順,即便在太平洋上跟朋友聊天傳照片都沒有問題。
整潔: 我覺得上述都是比較挑剔才會有的評論,之所以印象沒有那麼好的主因是,在我的床單以及之後的餐巾上都有毛髮,我覺得以五星航空公司的表準來看,是不太應該犯的錯,而且是兩次。跟空服員反應後,他們找了很久沒有找到可以直接替換的床單,於是就拿了一款舊型商務艙的床墊來給我。

餐點:★★★★☆
可以提前預訂、但除非是特殊餐,否則選像會跟機上的選擇一樣。
提供起飛後以及降落前兩餐。基本上都有和食以及洋食兩種選擇。中間如果餓了,有order anytime的服務。酒水的話,中規中矩。紅酒、白酒、日本酒、威士忌、梅酒以及一些調酒。
餐飲方面我覺得略遜於台灣的航空公司,但水準之上。
機票:★★★★★
本次搭乘是用ANA里程數兌換的機票,包含三段航程,一共是98,000哩+$400美金的稅金。我覺得以兩段商務艙的價格來說非常划算,畢竟隨便在網路上查,單程商務艙光紐約東京就要$5,000美金以上,我只用了低於$1,400美金的成本就換到兩段商務艙以及從亞洲回紐約的經濟艙機票。
全日空里程票的優點是點數需求相對低、可以中停 (比如我到了東京待了幾天,然後去吉隆坡,再從台北回紐約,中間是可以停留幾個星期的)。
然而缺點是,能兌換的機位十分有限,並且一定要訂來回票 (不一定要同點進出,他主要是看區域,比如說我的票就是紐約到吉隆坡、然後台北回紐約,這樣算是同一個區域 - 亞洲。中間吉隆坡到台北我自己額外再買機票)。
1. JFK - HND (全日空商務艙)
2. HND - KUL (全日空商務艙)
3. TPE - JFK (長榮航空經濟艙)
搭乘紀錄
登機:

ANA在JFK是由T7出發,是一個很小的航廈。圖取自JFK官網

櫃檯寄完行李後,他會給一張貴賓室入場券

貴賓室在安檢區正上方


貴賓室的內部空間頗大,有兩個用餐區、熟食區以及吧檯區,不會擁擠

JFK T7很小巧,只有12個登機門。在貴賓室的時候就聽到廣播說提早等機,從13:35 改成 13:30。

趕到登機口。很不適合賞機。我繞到隔壁的登機口,很勉強地拍到ANA尾翼

提早大概五分鐘開始登機。我在Group 2。登機流程很順暢。表定13:35登機,13:57就關艙門後推了。
座椅設備及備品:
18H位於最後段的商務艙、往後就是三排豪經艙。商務艙的座椅是1-2-1並排、並且有面對機頭以及機尾兩種交叉排列。
我的座位是面對機頭、但缺點是安全帶的位置是在比較靠近走道而非窗戶那側。如果想要更靠近窗戶,就必須選面對機尾的座位。

機上備品兩顆枕頭、過夜包、拖鞋、毛毯、床單、抗造耳機已經擺在座位上


過夜包裡面就是三樣物品: 乳液、護唇膏 (Aveda)、購物袋。購物袋真的有點意味不明、但下機後很好用

腿部空間也很大、我身高168、平躺時頭部以及腿部都還有很足夠的空間

座椅有萬用插座、HDMI、USB type A。之前看過有人分享在空中連線到大螢幕玩Switch。

主要的收納空間就是在固定式小桌上可以開闔的空間,比較扁平,可以放平板、書等、但包包或比較大型的物件就需要放在上方行李架或者是前方腿靠底下。


起飛後不久的第一餐、有和食以及洋食的選擇。由於是美國出發,我選擇了洋食。

開胃菜是北義牛肉沙拉,很精緻

前菜是燻鮭魚及牛肉

附餐麵包。我覺得沙拉前菜的水準遠高於麵包。沙拉的肉質鮮嫩程度都恰到好處。麵包就比較柴

正餐我點了大蝦與比目魚排。奶味偏重

甜點選了水果跟蔓越莓巧克力奶酪。奶酪酸甜平衡剛剛好

正餐之後,ANA有order anytime的服務。嘗試了他們的拉麵、咖哩、以及雞肉三明治。咖哩飯是由米其林一星餐廳醍醐所設計、但我個人更偏好拉麵。
雞肉三明治就是低了很多個檔次,口感很柴。





降落前的餐我點了和食,中規中矩
平躺睡眠:

座位頭部空間很大,大概有兩個座椅寬,腿部空間內縮

由於我早先跟空服員反應我的床墊上有別人的頭髮,於是我拿到的新床墊是不同款式座椅的
起飛前: ★★★★☆
上網起飛前48小時可以check-in,到櫃檯寄托運行李,他會給一張貴賓室入場券。ANA的航班是由JFK第七航廈出發,是比較小的航廈。貴賓室意外地座椅很多,空間也頗寬敞。
座椅及座艙: ★★★★★
今天搭乘的是商務艙The Room,此產品是在2019年推出、如同字面上那樣、座椅空間很大、隱私性也很好並且有拉門。
全機有212席座位,依序為:
頭等艙8席、商務艙64席、豪華經濟艙24席、經濟艙116席。
全日空的長程主力是777-300ER。此機型在全日空有兩種版本,都是全機212席座位,主要差別是在於商務艙的座椅是否為The Room,以及經濟艙是為3-4-2排列(舊型)或3-4-3排列(新型)。
從座椅配置圖可以看出來,全機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樓地板是商務艙,以777-300ER的單邊五個艙門來看,商務艙橫跨第一個艙門後到第四個艙門前。這樣低密度配置跟新航的A350-900ULR的配置不相上下。但或許也是因為商務艙在此班機不再特別,搭乘The Room的整體服務感受沒有如同座椅空間那樣的高,這等到後面提到服務方面細說。

座位在18H、位於商務艙最後一個艙、機翼後端

本班機配置圖。圖片取自ANA官網
服務:★★★☆☆
空服員: 我覺得整體服務沒有預期高,或許是期望很高的緣故,又或是商務艙人太多,空服員沒有辦法那麼細膩。空服員有主動過來打招呼,但是比較制式一點,相較於之後從羽田飛往吉隆坡的787-9的商務艙,此班機的服務比較沒有溫度。
起飛前: 除了走了一次香檳/飲料,沒有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其他備品。香檳是用塑膠杯裝,質感打了些折扣。也沒有像其他航空公司有熱毛巾,只提供包好的濕紙巾。

備品: 主動提的的備品只有過夜包裡的護唇膏、乳液、以及有點令人不解的購物袋,過夜包是英國品牌Ettinger。如需眼罩、耳塞、牙刷等,要跟空服員索取,或者是去廁所或廚房拿。這樣的備品比土耳其航空的經濟艙、長榮豪經艙還少。但也可以理解從成本或環保的角度,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實際做法。
上官網查了一下,ANA有提供有限的睡衣租借服務,但是沒有看到有人穿他們家的睡衣就是了。
無線網路: 商務艙全程提供免費wifi。用起來很順,即便在太平洋上跟朋友聊天傳照片都沒有問題。
整潔: 我覺得上述都是比較挑剔才會有的評論,之所以印象沒有那麼好的主因是,在我的床單以及之後的餐巾上都有毛髮,我覺得以五星航空公司的表準來看,是不太應該犯的錯,而且是兩次。跟空服員反應後,他們找了很久沒有找到可以直接替換的床單,於是就拿了一款舊型商務艙的床墊來給我。

餐點:★★★★☆
可以提前預訂、但除非是特殊餐,否則選像會跟機上的選擇一樣。
提供起飛後以及降落前兩餐。基本上都有和食以及洋食兩種選擇。中間如果餓了,有order anytime的服務。酒水的話,中規中矩。紅酒、白酒、日本酒、威士忌、梅酒以及一些調酒。
餐飲方面我覺得略遜於台灣的航空公司,但水準之上。
機票:★★★★★
本次搭乘是用ANA里程數兌換的機票,包含三段航程,一共是98,000哩+$400美金的稅金。我覺得以兩段商務艙的價格來說非常划算,畢竟隨便在網路上查,單程商務艙光紐約東京就要$5,000美金以上,我只用了低於$1,400美金的成本就換到兩段商務艙以及從亞洲回紐約的經濟艙機票。
全日空里程票的優點是點數需求相對低、可以中停 (比如我到了東京待了幾天,然後去吉隆坡,再從台北回紐約,中間是可以停留幾個星期的)。
然而缺點是,能兌換的機位十分有限,並且一定要訂來回票 (不一定要同點進出,他主要是看區域,比如說我的票就是紐約到吉隆坡、然後台北回紐約,這樣算是同一個區域 - 亞洲。中間吉隆坡到台北我自己額外再買機票)。
1. JFK - HND (全日空商務艙)
2. HND - KUL (全日空商務艙)
3. TPE - JFK (長榮航空經濟艙)
搭乘紀錄
登機:

ANA在JFK是由T7出發,是一個很小的航廈。圖取自JFK官網

櫃檯寄完行李後,他會給一張貴賓室入場券
貴賓室在安檢區正上方

貴賓室的內部空間頗大,有兩個用餐區、熟食區以及吧檯區,不會擁擠

JFK T7很小巧,只有12個登機門。在貴賓室的時候就聽到廣播說提早等機,從13:35 改成 13:30。

趕到登機口。很不適合賞機。我繞到隔壁的登機口,很勉強地拍到ANA尾翼

提早大概五分鐘開始登機。我在Group 2。登機流程很順暢。表定13:35登機,13:57就關艙門後推了。
座椅設備及備品:

我的座位是面對機頭、但缺點是安全帶的位置是在比較靠近走道而非窗戶那側。如果想要更靠近窗戶,就必須選面對機尾的座位。

機上備品兩顆枕頭、過夜包、拖鞋、毛毯、床單、抗造耳機已經擺在座位上


過夜包裡面就是三樣物品: 乳液、護唇膏 (Aveda)、購物袋。購物袋真的有點意味不明、但下機後很好用

腿部空間也很大、我身高168、平躺時頭部以及腿部都還有很足夠的空間

座椅有萬用插座、HDMI、USB type A。之前看過有人分享在空中連線到大螢幕玩Switch。

主要的收納空間就是在固定式小桌上可以開闔的空間,比較扁平,可以放平板、書等、但包包或比較大型的物件就需要放在上方行李架或者是前方腿靠底下。
控制座椅的按鈕主要在這邊,主要分權躺平躺平、用餐、以及起降模式。沒有按摩椅功能。

餐桌拉出來很大,可以半開或全開。再拉門沒關起來的狀態,會與對面的鄰居面面相覷

電視螢幕是24吋的4K螢幕,可觸控或是由掌上裝置操控。
窗戶是觸控式調整,有全黑以及隱私兩種模式
廁所:


廁所全程維持高度整潔、座椅為免治馬桶。並且有日本航空公司特有的換衣服時所使用的腳踏墊。牙刷、漱口水也都是在廁所裡可以自行取用。
餐飲:


以上為酒類以及軟性飲品。選擇上還算豐富。菜單整體質感平平,比較像一本雜誌的觸感而非菜單的感覺。我嘗試了梅酒以及燒酒。酒杯是玻璃杯而非迎賓飲料的塑膠杯



餐桌拉出來很大,可以半開或全開。再拉門沒關起來的狀態,會與對面的鄰居面面相覷

電視螢幕是24吋的4K螢幕,可觸控或是由掌上裝置操控。
窗戶是觸控式調整,有全黑以及隱私兩種模式
廁所:


廁所全程維持高度整潔、座椅為免治馬桶。並且有日本航空公司特有的換衣服時所使用的腳踏墊。牙刷、漱口水也都是在廁所裡可以自行取用。
餐飲:
以上為酒類以及軟性飲品。選擇上還算豐富。菜單整體質感平平,比較像一本雜誌的觸感而非菜單的感覺。我嘗試了梅酒以及燒酒。酒杯是玻璃杯而非迎賓飲料的塑膠杯



起飛後不久的第一餐、有和食以及洋食的選擇。由於是美國出發,我選擇了洋食。

開胃菜是北義牛肉沙拉,很精緻

前菜是燻鮭魚及牛肉

附餐麵包。我覺得沙拉前菜的水準遠高於麵包。沙拉的肉質鮮嫩程度都恰到好處。麵包就比較柴

正餐我點了大蝦與比目魚排。奶味偏重

甜點選了水果跟蔓越莓巧克力奶酪。奶酪酸甜平衡剛剛好

正餐之後,ANA有order anytime的服務。嘗試了他們的拉麵、咖哩、以及雞肉三明治。咖哩飯是由米其林一星餐廳醍醐所設計、但我個人更偏好拉麵。
雞肉三明治就是低了很多個檔次,口感很柴。





降落前的餐我點了和食,中規中矩
平躺睡眠:

座位頭部空間很大,大概有兩個座椅寬,腿部空間內縮

由於我早先跟空服員反應我的床墊上有別人的頭髮,於是我拿到的新床墊是不同款式座椅的
留言
張貼留言